近日,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透露, 从2016年单枪匹马创业至今,宇树科技已发展成为拥有千名员工、年营收超1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。
宇树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员工规模的扩张上,还体现在其产品线的丰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。公司专注于四足机器人和通用机器人领域,产品包括消费级、科研级和行业级机器狗,以及激光雷达、机械臂等。
截至2024年底,宇树科技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80余项,获得全球专利授权150多项,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。
2024年宇树科技的机器狗销量达到2.37万台,占据全球市场近70%的份额,人形机器人交付量超过1500台。
5月29日,宇树科技向合作伙伴表示,因公司发展需要,“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”即日起名称变更为“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宇树科技注册资本于6月18日从288.9万元骤增至3.64亿元,增幅超125倍。
近日,公司还完成了C轮融资,由中国移动、腾讯、锦秋、阿里、蚂蚁和吉利资本等多家知名公司共同领投,募资规模约7亿元人民币,估值达到超过100亿元人民币。
王兴兴在论坛上表示,宇树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对具身智能(Embodied AI)行业的关注,以及浙江省开放的营商环境。他指出,公司所在的城市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,吸引了顶尖人才,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此前,在被问及是否有赴港上市的计划时,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曾表示:“后续有可能,不确定。”
目前宇树科技和投资人都在积极推进IPO事宜,首选在A股上市,其次是港股。
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35.5%至6.9万台,服务机器人产量也跃升13.8%达120万台。摩根士丹利预测,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,保有量达5900万台。
王兴兴强调,家庭场景机器人需解决安全问题(如提及机器人误踩儿童鞋子事件),认为安全风险比技术瓶颈更严峻,呼吁建立行业安全标准。他认为,人形机器人将率先在工业及商用场景落地,伴随新一轮“工业革命”,人机伦理、劳动技能重塑等社会议题亟待提前布局。
王兴兴表示,未来6到12个月,希望随着机器人AI模型的进步,机器人的泛用性能够提升,比如在运动、干活等方面的能力实现本质上的提高。他还表示,期待到明年,人形机器人踢足球的能力能比真人更强,能真正走进工厂,或者实现家庭中的大规模应用。